为什么说舞蹈风格具有“多样性”
世界包罗万象,生活丰富多彩,“多样性”是事物本来的面貌,舞蹈风格同样具有多样的特性。舞蹈的作者,身处不同的环境,有着各自的经历,面对错综复杂的生活,用个人擅长的方法,所形成的风格,必然独具特色。即使是同一人,选用同一题材,在不同时间创造的作品也会有差异。明代文学家屠龙精辟地指出:“今夫天有扬沙走石,则有和风惠日;今夫地有危峰峭壁,则有平原旷野;今夫江海有浊浪崩云,则有平波展镜;今夫人物有戈柔叱咤,则有俎豆晏笑;斯物之固然也。即使天一于扬沙走石,地一于危峰峭壁,江海一于浊浪崩云,人物一于戈矛叱咤,好奇不太过乎,将习见者厌矣,文章双观、奇正、离合、瑰丽、尔雅、险北、温夷、何所不有。”
风格的多样性是客观世界多样性的反映,也基于创作者能力、个性的千差万别,和广大观众不同的需求。乐舞大师们往往涉猎多个领域和不同的方面,他们不拘泥于某种风格,更不会为一种风格所限制。如20世纪初期,对芭蕾发展卓有贡献的音乐家斯特汶斯基,早期的作品具有俄罗斯民间风格,与狄亚格列夫的合作,由印象色彩转向新古典派,在《春之祭》舞剧中,以异常大胆的超前风格,引起观众的震憾和骚乱。与巴兰钦搭档后,又创作无调式序列,把交响芭蕾推向一个新阶段。玛莎·格兰姆是现代舞祖母级的舞蹈家,一生发表的舞蹈、舞剧达180部之多。她的作品,体现着个人的风格和技术,却不拘一格。最初的舞蹈如诗如画,呈现抒情、优美的风格;继而从生命本原出发,以痉孪、顿挫、有内敛的动作为主;最后又从寻根远古到讴歌永恒。其中既有粗线条的涂抹,又有细腻的心理刻画,还有抽象意识流等手法,时而怪异近乎疯狂,时而宁静清澈如水,表现出大师非同凡响的艺术才能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