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黄金分割”是什么意思

黄金分割是指图形上最恰当的一种比例关系,一种最美的分割线,或最佳的表演或欣赏角度。比例原为数学的概念,当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时,称这4个数成比例,进而用于艺术领域,指现在部分或整体部分,与他部分合乎规律的对比关系,也是人们习惯上对美好形象的看法。早在古希腊时期,学者们就重视构图的比例。十九世纪中叶,实验派美学家蔡沁正式提出黄金分割的精确比例。他将一根线(C)分为长段(A)和短段(B)两部分,证明A:B=C:A,即长、短(大、小)之比,等于全长(整体)与长(大)之比,其比例为1.618:1,或1:0.618,这个比例适合于任何物体和几何图形,称作黄金分割,凡是符合这个比例的静态或动态的构图,都是美的,会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印象。
舞蹈图形、布局都应考虑这个比例,演员本人,以身高1.618米来说,以肚脐处为分割线,上身0.618,下体1米,是最理想的身体。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位置,也有黄金分割,即45º角,这是最佳最适当的角度,在这个角度的动作,台下的观众无论坐在什么位置都可以看到,否则有一部分人就欣赏不到细微的姿态。黄金分割是传统的审美标准,对于前卫者,有些人则故意反其道而行,形成一种扭曲变形的效果,从艺术来说,不失为新的实验和尝试,并会产生一种变形的奇特效果。

Comments

  1. 可能有人会质疑黄金分割比率是费波那齐创造的。其实最早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“美是数的和谐和比例”,蔡沁(Zeising)于1954年提出“黄金分割律”(The Principle of Golden Section), 费氏数列体现了这一数学原则。

    ReplyDelete

Post a Comment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舞蹈美有什么特点

什么是“进攻型”和“防御型”姿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