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舞蹈与书法有何关系

人们常作这样的比喻:我国的舞蹈是空间流动的书法,书法是纸上的舞蹈。因为二者虽然分别用肢体和笔墨,却都离不开点、线、韵律、造型、布局和形象性。在书法静止的形态中,可以看到飞动的舞式,而舞蹈的动态里,也蕴含着书法的韵味。
汉代蔡邕《九势》说:落笔结字,上皆复下,下以承上,使其形势递相映带,无使势背;转笔,宜左有回顾,无使节目孤露;藏锋,点来出入之迹,欲左先右,至回左亦尔。还有藏头、护尾、疾势、掠笔、涩势、横鳞等技法,与当时舞蹈讲究棱角鲜明,气势腾跃的风格相一致。唐代著名书法家释怀素,他的《自叙贴》,开阔奔放,狂怪怒张,虽驰骋绳墨外,而回旋进退,莫不中节,符合盛唐时期舞蹈的审美时尚。被称为书法草圣的张旭,喜怒苍穷,忧悲愉佚,怨恨思慕,酣醉无聊,不平有动于心,必于草书焉发之。他的《残千字文》法贴,通篇狂舞,一派飞动,逸势奇状,连绵回绕,如乍柳而历发,似龙凤之腾仪,敛束而相抱,或婆娑而四乘,其形态与舞蹈可谓异曲同工。唐文宗年间,李白歌诗、斐旻剑舞、张旭草书号称三绝。《明皇杂录》载:斐姜清吴道子作壁画,道玄曰:闻将军善舞剑,观其壮气,可助挥毫。姜欣然为舞,道玄奋笔立成,若有神助。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器,从而笔势益振的故事更是刽灸人口。
综上可见中国书法与舞蹈,在哲学、美学上具有同宗性,在某种审美意念和审美追求上,有着极大的相通之处,可以双向互补。当代我国台湾舞蹈家杨桂娟与她的组合语言舞团,从1989年起,即致力于书法与舞蹈的结合,先后发表《书法的联想》、《舞蹈从书法中探索》等系列作品。其中感通汉隶的《墨迹》欲分析笔形或呼应结体,《篆流》尝试解构运笔的轨迹,而《狂草之歌》期能捕捉草书狂言的行踪与三度空间的多元形式。皆具有悸动的、浪漫的、强烈的舞蹈性,有醉里自狂旋,一笔舞到底的舞姿。舞蹈演员出身的电视导演余琳的《墨舞》,利用电视屏幕,将文字的点和线舞动,令人神往,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,张艺谋主导的开幕式中,安排了一场以肢体勾画中国书法的舞蹈,更令世界亿万观众大开眼界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“黄金分割”是什么意思

什么是“进攻型”和“防御型”姿势

动作“八大元素”是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