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培养和提高欣赏舞蹈的能力
每个人都会观赏舞蹈,并从中获得一定乐趣,但要真正看懂,进而获得启迪和满足,则需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。个体能力的差异,有先天的原因,如天性爱好、天资聪颖等,但主要是后天的养成。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除外部的推动、引导,更要求欣赏者自觉地发展完善。首先要积极积累经验,“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。”人们在实际活动中,通过感官获得对事物的认识,舞蹈是视觉艺术,整个作品的展示始终处在变动之中,欣赏舞蹈的要诀,就是要亲自去观看,尤其是对现代抽象性强的舞蹈更要求有感性的体验。正如美国舞蹈学者特纳尔所说:“因为其动作在形式、风格和美学价值上都是非传统的。如果观众不去求适应这种独特、新颖的运动方法,那就有可能把整个舞蹈过程,看作模糊不清、毫无意义。”对于舞蹈作品不是短暂接触,倾刻就能领悟,而是要多次反复观看,才能由生疏到熟悉,由量变到质变,进而从不同类型作品的比较中,激活形成舞蹈记忆力。
其次要学习有关知识。欣赏舞蹈,对作品的感受、理解是个认知过程。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千差万别,或简单暴露,或隐晦、繁杂,展现在舞台上的形象,不可能明白地把一切告诉给观众,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知识,如果没有一双舞蹈的眼睛,观舞时便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。所以舞蹈家布朗对她的崇拜者说:“观众要理解我的作品,唯一的要求就是——知识”。知识是欣赏舞蹈的一把钥匙,除了舞蹈的基本知识,还包括音乐、文学、美术、历史、民俗等有关方面,知识愈多,对作品认识愈深刻,也愈有兴趣。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勤奋积累,作为普通观众,观舞前临时抱佛脚、认真阅读一些舞评、报导、简介、节目单之类,也可收立竿见影之效。舞蹈是客观世界的反映,优秀作品陶冶情操给人以鼓舞,欣赏者应加强修养,提高自控和免疫力,面对形形色色作品,当可取其精华,弃其糟粕。此外,欣赏者观舞还要注意举止仪表,遵守剧场规则和约定俗成的习惯,尊重演员的表演,这些细节也是一个有教养的欣赏者必须做到的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