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丧葬舞蹈是什么样式
采用肢体舞蹈语言是先民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,当自己亲近喜爱的人死去,悲哀之情自然流露,在激动之中,又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,先民或未开化部落,往往要举行相应的仪式。非洲一名猎手去世,他的儿子要装扮着用舞蹈动作,叙述其英勇的事迹,或由其他猎手在舞蹈中表演自己的狩猎技术和取得的胜利。澳洲北部的土著部落,给死者涂上红色,每个参加仪式的人,身上也涂上彩色,死者的母亲全身涂上赭红色,大家集中起来跳舞,并燃起火堆,冒着烟雾跑圈。菲律宾卡林加部落,为悼念战死者,用舞蹈表达心情,“他们大声嚎哭,恶语咒骂以赶走恶鬼,他们用力跺地,并使劲摇晃死者的尸体,仿佛要死者起死回生,为自己报仇雪恨。”爱尔金顿《野蛮的南洋人》记叙所罗门群岛土著的葬礼舞说:“妇女们站成两个圆圈,围着四根柱子,在柱子中间坐着其他的女人,手里拿着死者的遗物。跳舞的人围着这些人,拿着击鼓的拍子,用缓慢的步伐跳舞,并用脚弄出一种可怕的嘈音。这时,其他的人和一些年纪更轻的人捧着遗物,合着节拍在柱子中间穿出,围绕着圆圈跳舞。”我国云南的傣族,过去“人死用妇人祝于乐前,亲临相聚,少年百数人饮酒作乐,歌舞达旦,谓之娱尸,妇人群聚击碓杵为戏,数日而后葬。“贵州苗族”亲死,即歌舞,谓之闹尸。次年闻杜鹃之声,举家始哀之。”
跳丧葬之舞,不仅是表现悲痛的感情,与宗教信仰也有关,具有希望死者再生和佑护生者的意思。如印第安奥马哈的水牛族,当族人死后,以水牛皮裹尸,在死者头部绘水牛形,并以歌舞祈祷死者回归水牛族。北美普都特眉雪部族,将死者火化,并围火而舞,祈求死者随火焰上达天上雪之出源地。尤鲁巴族有人亡故之时,“在为他举行葬礼之前,先刻好一个木质的面具,某个男人戴上它,同时穿上寿衣,然后开始跳舞,并用亡灵的假声讲话,表达抚慰和训诫之情。接着面具被藏起来,从那时候起,他变成了超自然的魔力的化身。据说死者的亡灵已分别进驻到面具的生气和活力中去,这些东西会一再跃入戴面具的人的身上使他着魔。”而在圭亚那的阿鲁亚克的丧葬舞中,参加者以鞭子互相鞭打,直至浑身流血,企图用此种方法掩盖自己,以防亡灵将他们带走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