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欣赏的“审美期待”

舞蹈作品的物质形式,是编导和演员经历生活和心理内容的外化,是由体验、构思、转化成形,到演出的过程。舞蹈欣赏在此基础上,由外在形式观看入手,逐步内化,从对成品的体验、理解、想象、成形,获得审美享受,是一个反方向的活动过程。一般来说,舞蹈艺术作品都是在营业性剧场演出,观众要持有入场券才能进去观看。人们为什么要去购买或取得入场券,有的是因为天性喜爱舞蹈,有的是出于好奇去寻求刺激,或是为了消遣娱乐,或是被名导、明星、名作所吸引,种种的动机不一。但无一例外的,观众在演出之前,都分别通过舞团的海报,媒体发布的消息、广告、简介,公众的传言,以及既往的经验等渠道,对上演的节目有简略的了解,并带着各种预期的推测、选择、疑问、设想和准备享受的心情,步入剧场。此种心理即审美期待,是舞蹈欣赏的准备阶段。
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,审美期待是表演前欣赏者的心理状态,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,着重指审美主体在艺术鉴赏之前或之中,对艺术作品种类、体裁、形式、风格、形象、体系、情意、内蕴等的一种期待心态这种期待,因欣赏者的年龄、素质、民族、个性、习俗等的不同而有着差异。欣赏者审美期待的情绪,对观看舞蹈时的关注焦点,欣赏后的满足程度以及对作品的评价,将发生影响。一般情况下,舞蹈欣赏应持平和的心态,审美期待最好与实际表演成正比。如果期望值过低,会影响欣赏的注意力,如期望值偏高,又会产生失落和遗憾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“黄金分割”是什么意思

什么是“进攻型”和“防御型”姿势

动作“八大元素”是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