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舞蹈构图要讲究均衡对称

均衡,指整体的各部分,或对立的各方,在数量和质量上相抵或相等。对称指图形或物体相对的两边各部分,如形状、排列、大小、距离等方面大致相当,均衡对称的构图方法,是人类天赋的本能,符合自然规律、力学原理、美学原理和人们习惯的审美观念。
舞蹈动作发自四肢五体。人体本身的器官,如两眼、两耳、两手、两足、两肺等都是均衡对称的,许多舞蹈动作和构图,也由此产生。如腕部的均衡动作,两腕同时置于左右腰部;两腕向前方,或左右,平行伸出;身体俯伏下去,两腕同时下垂伸放;两腕高举,两腕臂或半圆形等。足部的动作,走、跑时,一前一后交替向前,即基于均衡作用;左足迈出,右手向前摆,右足前迈,左手向前摆,皆为自然倾向的对称。
我国传统的舞蹈,十分讲究均衡、对称。如常见的《五行舞》、《跳加官舞》、《佾舞》等皆采用此种构图。在古代留存的舞谱中,有许多术语,如左右垂手、双拂、抱肘(双手交叉在胸前)、合蝉(亦称背负手,两手袖向后一背,犹如蝉之合翼)、横影(双抒袖,两手旁伸,高与肩齐)、称裹(俗称左右看,是左右理装的动作)、虚影(左右摆动,或前后摆动,困姿态漂浮,故名),还有叉腰、捧心、叉手、齐收等多种,从这些术语名称,即可知是合于均衡对照的。在日本、朝鲜、越南等国家的舞蹈中,也颇重视均衡对称的构图。西方现代舞强调自由、差异,但基本原则仍离不开人身均衡对照的肢体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“黄金分割”是什么意思

什么是“进攻型”和“防御型”姿势

动作“八大元素”是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