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蹈主题是怎样产生的

主题是贯穿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宗旨,犹如总纲和统领,是组织作品的红线,纲举而目张。在舞蹈创作中,作者赞成什么,反对什么,其个人理念和审美判断必然会在作品中,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;舞蹈又是一种输出活动,必然对观众有所反应和期待,这都是主题的作用。任何舞蹈作品都离不开主题,它一旦确定,对题材的选择、动作的设计、结构的安排、形象的塑造等,即起着制约,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。
舞蹈主题不像题材那样明白显示,而是寓于题材之中。有的鲜明直露,有的隐晦曲折隐而不露。作品的主题,也不是贴标签,不能用外力强行加予。它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,体现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。通常情况下,创作者在生活的体验、观察和感受中,产生某种创作欲望。经过整理,由朦胧、散漫的意识,凝成赞颂或批判的感情,以及用舞蹈来表现的动机。再经过分析、概括,确立起基本的思想目的和形象,便成为主题。舞蹈主题的形成,没有一定之规,因人、因作品和环境而异。有的作品主题,出自生活的感情,暗示和启发;有的是在直接或间接获得的知识中,得到理性升华;或者是在选择、剪裁素材,提炼题材的过程中产生;还有的作品,在开始创作时,并没有明确的认识,只是到整个作品完成后,才显示出主题的意义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“黄金分割”是什么意思

什么是“进攻型”和“防御型”姿势

动作“八大元素”是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