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“崇高美”常给人先惊后喜的感觉

崇高一词,通常与伟大、雄壮、恢宏、高尚、粗犷、刚健、威武、豪迈、庄严、圣洁等形象相连。自然界的崇高美磅礴辽阔,力大势猛,令人惊魂失魄感慨万千。社会生活中的崇高美,品格高尚,不屈不挠,显示出进步、正义、无私无畏、征服客体的强大力量。舞蹈艺术的崇高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典型概括,是现实人生崇高的升华和强化形式,它以塑造的舞蹈形象,描绘人们崇高的思想行为、精神、品格、表现以及与真、善、美相联系的内容,进而产生强大的艺术魅力,如康德所说:那就是它们把我们的灵魂力量提升到了那样一种高度,远远地超出了庸俗的平凡,并在我们内心里发现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抵抗力量
在事物的内部和社会实践中,始终存在对立与冲突,崇高美体现着真与假,善与恶、美与丑相对抗的深刻过程,是一种阳刚性的动态美。而这种斗争,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对称及其规律性变化,本身即具有艰巨性、残酷性,经过艺术家的提炼创造,更是不同寻常。如表现大革命时期烈士周文雍、陈铁军爱情的双人舞《刑场上的婚礼》;以烈士张志新为原型的舞蹈《割不断的琴弦》等皆属此例。美学家车尔尼雪夫认为静观伟大之时,我们所感到的或者是畏惧,或者是惊叹,或者是对自己的力量和人的尊严的自豪感,或者是肃然拜倒于伟大之前,承认自己的渺小和脆弱。这种突破常规,极度不协调所蕴含的崇高,必然引起观众的惊慌、震憾和深思,进而由压抑否定,到内省肯定,转化为振奋,产生特殊的快感和喜悦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“黄金分割”是什么意思

什么是“进攻型”和“防御型”姿势

动作“八大元素”是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