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“呼吸”是舞蹈的“调节器”
“呼吸”是活体存在的重要方式,它通过鼻、咽、喉、气管等呼吸道与肺器官,完成人体内部与外界的气体交换,保证着肌体的活力。人每天约呼吸28万次,有胸式呼吸,腹式呼吸、胸腹混合式呼吸等方式。
呼吸是动作的内在力量,一切运动都须要呼吸贯串和调节。一个动作,在发动之前要存气、提气、运气,把气变成力量。在动作中要会发气、用气,气足神满,动作轻快有力;气少神糜,动作就变得滞黏。呼吸的节奏,包括长短、快慢、深浅、轻重、强弱、缓急等,直接关系着相应的动作性质。如吸气、肋前部上提,肋骨扩张,膈肌下降,胸廓容积增大,有利于踢腿、起跳等“打开”或“向上方”的运动;呼气,在重力和肌力作用下,器官容积缩小,作用相反,适于下腰、下蹲等“收缩性”或放松的动作;深吸气,紧接着瞬间闭气,可产生强烈的暴发力;在旋转的过程中不能呼气,身体在空中的动作,要避免呼气。正确的方法是:吸气时,腹部不内收不外突,使肌肉处于良性的紧张;呼气时,保持良性收紧,使形体驰张有序,流畅舒适,自然又可控制,并随情绪而变化。
我国传统的戏曲、舞蹈、武术特别讲究精、气、神,强调以意领气,现代舞蹈家们,更是将呼吸提升到技术理论高度。坚持训练,有目的地和善于运用呼吸,在表演中将取得美妙的效果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