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段在作品中起什么作用

舞段是表达作品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或情节发展的基本单元,不同的舞段除具有架构作品的共性外,各有其独特的功能。在人物众多、情节复杂的舞剧中,舞段的作用比较明显,它们分别为介绍环境、塑造形象、刻划性格、渲染气氛、营造意境、引发矛盾、制造高潮以及推进剧情等多个方面服务。以三幕五场古典芭蕾《睡美人》为例,每幕每场有自己的焦点,通过各段的连接又成为有机整体,共同表现善良战胜邪恶、爱情战胜死亡的主题。从编导裴帝巴亲自撰写的案头计划中,可清晰看出情节舞段、抒情舞段、场面舞段、性格舞段等在作品中所起的不同作用。其中:序幕第一场阿芙乐拉公主的洗礼,分18段,前3段介绍王宫中盛大的安排,48段为众仙女向新生婴儿的祝贺。916段起高潮,门外传来巨大的喧哗,一个被忘记邀请参加洗礼的仙女来到了王宫大门口,这是卡拉包斯仙女——她是这个地方最有威力和最凶恶的仙女。在国王、王后和众仙女的请求和劝解后,卡拉包斯仍然嘲笑着,带有恶意的诅咒,用手比划着,从低到高划圈,又作拈线动作,指手指尖,双手交叉高举再下按,表示公主只要有一次刺破了自己手或手指,就会睡着,而她的梦将永远不会醒来。紧接着的舞段,是紫丁香仙女的挽救和祝福:你会像卡拉包斯希望的那样睡着的,但不是永久,有一天会出现一个王子,他为你的美丽所打动,吻一下你的前额,你就会从长久的梦中醒过来,成为他的生活伴侣,过着幸福富足的生活。为剧情埋下伏笔。第一幕第二场,阿芙罗拉公主的四个求婚者,有15段。公主已20岁,王子们来求婚。其中农民的舞蹈、少女的花环舞、宫女的快板、侍童的波尔卡舞、王子们的情节舞、竞赛等舞段,烘托着求婚场面的豪华热闹。到第14段,公主起舞中,忽然看见一个老妇用纺缍在给她打拍子,她拿过纺缍,一会儿把它当作王笏挥舞,一会儿又学着纺织动作。她引起所有人的无限赞赏——24小节圆舞曲。但是,忽然(停顿)——感到痛,流血了八小节(四拍子)开阔地。她好像被毒蜘蛛咬了一口,旋转着,她的舞蹈由于恐惧而变成一种狂乱的动作,她从一端冲到另一端地乱跑着,最后终于倒在地上,给公主纺缍的老妇是恶魔卡拉包斯,她狂笑着消失在烟火的旋风里。在一片慌乱悲愤中,紫丁香仙女让宫中所有的人和公主一起长眠,王宫花园变成密林,由侍从们守护着,剧情突出了矛盾焦点。第二幕第三场杰齐列王子打猎,分16段,是转折的舞段。第四场睡美人的城堡,核心的舞段是如人所愿,王子因爱而吻睡美人前额,公主与王子双人舞,魔法终于被破除。第三幕杰齐列和阿芙乐拉的婚礼,前8段分别有出场舞、四方舞、大型的波洛奈兹舞、四人舞、性格民间舞、古典双人舞、性格舞、别列松舞等,歌颂着爱情,表达战胜邪恶后的喜悦和欢乐。第9段公主和王子的古典双人舞,将剧情推向高潮……最后是非常高涨的情绪、热烈的沸腾,全体一起欢舞的舞段,为爱情的胜利划上圆满的句号。
在篇幅较小的舞蹈中,舞段较为简单,但无论是抒情叙事,舞段也是围绕主题,依据事件的发展、人物情绪或音乐节奏的变化,起着描绘、表现、层层递进的作用。如格兰姆的《异教徒》,分3段,每段都是12名身着黑衣的妇女群舞与1名身穿白衣女子独舞,不同方式的对抗,反映着被禁锢践踏者的命运。群舞《快乐的罗嗦》,以快板贯彻始终,却从手部不停甩动,脚部连续划圈的基调中,以力度、速度、幅度、节奏和表情的舞段划分,突显出凉山奴隶砸碎身上枷锁后,欢欣鼓舞的心情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“黄金分割”是什么意思

舞蹈美有什么特点

什么是“进攻型”和“防御型”姿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