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“二十面体”
“二十面体”为几何图形,是一个对称而完美的多面体,舞蹈理论家鲁道夫·拉班借助几何学原理,将之应用于人体动律学中,建立起一个动作模式。在这个动作模型的球体空间中,舞者可以进行各种动作,构成了“一种一切可能的空间与方向的可能性总和”。
拉班将人体运动的空间描述为三维的立方体,形成一个二十面体的球体网状空间,人体在其中的高、中、低三个层次活动。上左下右形成“门平面”,左前右后形成“桌平面”,上前下后形成“轮平面”。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相交出现12个点,各点用线连接,构成20个等边的三角形,即“二十面体”。每个平面前后的深度、左右的宽度和上下的高度形成的3条向度线,分别通向两极出现6个向度点,加上4条对角线,6条直径线各自的端点,以及球体圆心的立足点,共为27个基本方位点。人体的动作,便是以向外放射或向内回收方式,在点与点之间构成,呈现出千姿百态形象。
在动作模型中,产生各种可能,即使作同一动作,在不同区域,也会产生异样的效果。而作为舞蹈。动作的变化,在运动中朝向二十面体12个点的12种活动,被称为“动作阶梯”犹如音乐中8度音组成12种曲调,只有遵循特定的规则,才能组成和谐的舞句。“二十面体”使舞者自觉地认识动作的产生和流向,对舞蹈动作提供了开发的科学依据和合理运用的途径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