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会有原始图腾舞蹈
“图腾”是印弟安语的音译,为“亲属、或标记”之意。原始的氏族人,认为某种动物、植物或自然物,与自己有亲缘关系,并且有特殊的神力,从而产生图腾崇拜。有的以鸟、兽为图腾,有的以山石、神树和供自己食用的植物为图腾,还有的以日月星辰为图腾。为了求得保护,祈求种族繁衍、人畜兴旺、丰收和免除灾害,先民要定期向图腾物进行膜拜,在仪式中,装扮成图腾模样,模仿图腾的习性动作而舞,即图腾舞蹈。
图腾舞蹈在早期的社会普遍存在,具有原始性、神秘性、群体性的特点,并附带诸多的禁忌。时至今日,在一些民族的民俗活动中,仍可见其踪影。如澳大利亚的袋鼠部族,在图腾仪式中,分别在手上画着袋鼠的眼睛和嘴,像袋鼠般跳跃舞蹈。美洲有的印第安人,奉狼为图腾,装扮成狼的样子,两手着地,朝天嚎叫,手足并用奔跳舞动。萨摩亚以龟为图腾的部族,喜欢模仿龟的姿态在沙滩上爬行,强行把他们翻过身来,其手足四肢仍不停地伸缩摆动。我国以狗为图腾的瑶族,每年在祭拜仪式中要模仿狗状而舞;侗族以蜘蛛为图腾者,年年都跳蜘蛛舞,按照蜘蛛网的纵横路线跳。彝族崇拜老虎的罗罗人,用羊皮毡扎成大耳老虎形,戴在头上学老虎的动作,有12个程式,表现老虎繁殖过程。汉族的龙舞,实际上也是图腾舞蹈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