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高潮”在舞蹈作品中有何作用
“舞蹈高潮”,指作品的人物事件在运动发展中达到极点,是矛盾冲突进入最尖锐、最紧张的阶段,它使所塑造的舞蹈形象,得到最集中、最充分的表现,是创造关键所在。一部舞蹈作品,只有具备高潮,才能起伏迭宕,强烈地震憾人的心灵,并为结尾作好准备。
在多幕舞剧和情节舞蹈中,高潮意味着冲突的爆发点,事件的发展由量变引起质变,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得到深刻体现。如大型舞剧《白毛女》的第6场,在电闪雷鸣,瓢泼大雨中,坚强活着等待报仇的喜儿,和狼狈逃窜的黄世仁和穆仁智,在奶奶庙遭遇,仇人相见分外眼红,喜儿拿起香炉,奋力向恶霸头上砸去,戏剧冲突达到高潮,进而为最后的迎接解放,严惩汉奸恶霸及欢庆胜利,作了铺垫。著名的舞剧《鱼美人》,借助神话故事,表现善与恶的斗争。万恶的山妖破坏人间幸福,抢走美丽的姑娘鱼美人,勇敢的猎手在人参老人的配合下,奋起抗争,几经周折,找到山妖藏身的恐怖洞穴,双方展开激战,矛盾达到高潮,最后将山妖杀死,鱼美人和猎手获得团圆。
抒情性的舞蹈,虽然少有或基本上不安排情节,但同样离不开高潮,其形成则是通过引发激进的情绪、安排强烈的节奏以及采用高难快速的技巧动作等方法实现的。如男子群舞《奔腾》,开始是一人,继而由少到多,力度由平稳到高强,进入第三舞段后“在恢宏壮阔的音乐衬托下,全体舞者布满了整个舞台,以‘大波浪’的柔臂放慢动作,呈现出千军万马纷至沓来之势,把舞蹈推向高潮。”崔善玉《长鼓舞》的高潮,则是放在舞蹈最后的独舞部分,以弦示性富有独特韵味的“快速击鼓”、“横晃”、“旋转”等高难特技的展现,给观众极大的审美满足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