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心理潜意识起源说
心理表现和潜意识的理论,是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学说之一。心理学派的学者认为,人类自幼就有一种先天本能,如哭、笑、手舞、蹬足,这就是音乐、语言文学、舞蹈等艺术的渊源。文艺的起源就是为了表现作者的“自我”。
奥地利医生、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,对心灵的观点作了医学上的论证和系统阐述。认为:心理主要分有意识和无意识两大部分。无意识即下意识或潜意识是人的基本本能,“在潜意识内没有任何东西具有终点,也没有过时的或是被遗忘的东西。”因生命、生理的需要而产生欲望,如荣誉、权势、财富、名誉、性爱等,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得到满足,受到意识的“压抑”,便“脱离现实,转移他所有的一切兴趣和里比多,构成幻念中的欲望。”只能得到伪装的,象征性的满足。一般人常导至昼梦,甚至引发神经病。而真正的艺术家“禀赋有一种强大的升华力及产生矛盾的压抑中有一种弹性”,面对压抑,可以用文艺创作把潜意识表露出来,“第一他知道如何润饰他的昼梦,使失去个人的色彩,而为他人共同欣赏;他又知道如何加以充分的修改使不道德的根源不易被人探悉。第二,他又有一种神秘的才能,能处理特殊材料,直到忠实地表示出幻想的观念;他又知道如何以强烈的快乐附丽在幻念之上,至少可暂时使压抑作用受到控制而无所施其技。他若能将这些事情一一完成,那么他就可使他人共同享受潜意识的快乐,从而引起他们的感戴和幻念——而赢得从前只能从幻念才能得到的东西”。
上述理论,将潜意识作为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,看成人的动机以及包括舞蹈在内的一切艺术创作的起源,对于艺术创作有所启发,所以曾盛极一时,并成为现代文艺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。但它过分夸大人的心理内素,并且忽视甚至否定社会实践对精神的决定作用,因而带有很大片面性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